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结合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酶催化反应而建立的免疫检测技术。在ELISA实验中,包被步骤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涉及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通常称为固相化。所使用的载体可以是96孔板、磁珠或其他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受检样本(如待测抗原)与载体表面的抗体发生反应。在洗涤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通过反应将其固定在载体上。接着添加酶催化的底物,底物会转化为有色产物,其量与样本中待测物质的量成正比,从而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 选择合适的包被抗原
包被抗原可以分为天然蛋白、重组蛋白和小分子抗原。
天然蛋白是直接从生物样本(如细菌、病毒或细胞)中提取的抗原。这些抗原最接近自然状态,但由于可能夹杂其他物质,通常需要经过纯化才能使用直接吸附法进行包被。对于杂质较多的抗原,推荐使用间接捕获法,通过与特定抗原反应的物质(如抗体)先在酶标板上结合,再通过特异性反应实现抗原的固相化。
重组蛋白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的抗原,通常纯度高且特异性良好,通常可直接进行包被。小分子抗原(如多肽或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分子量较小且缺乏足够的结合位点,直接包被效果往往不理想,通常采用载体蛋白偶联法,将小分子抗原结合到分子量较大、结合位点丰富的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上,以实现间接包被。
2. 选择合适的包被液
常用的包被液包括碳酸盐缓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是最常用的ELISA包被液之一,通常pH值在9.0-9.6之间,呈弱碱性;而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一般在7.2-7.4之间,接近生理pH值。若所包被的抗原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可以选择pH 7.2的磷酸盐缓冲液。
3. 包被的温度
包被温度一般包括室温(18-25°C)、4°C(冷藏)和37°C(孵育箱)。室温适用于大部分抗原和抗体,操作简便,通常需要12-16小时的过夜包被,或在摇床上孵育2-4小时;4°C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保持生物活性,但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16-24小时);37°C能缩短时间,但可能增加抗原或抗体的不稳定性风险。具体的最佳条件可参考试剂盒说明书或相关文献。
4. 包被浓度选择
合适的包被浓度对ELISA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通常蛋白质抗原和抗体的包被浓度范围为1-10µg/mL;而小分子抗原包被浓度可能需设置在5-20µg/mL,因其分子量小且结合位点少。有关浓度的具体信息,建议参考说明书或文献,并可以通过预实验优化,如采用梯度稀释法等。
5. 包被后的封闭选择
在ELISA板的表面,可能残留一些未被包被的抗原或抗体占据的位点,这些位点易于吸附后续实验步骤中加入的检测抗体和酶标抗体,易导致非特异性结合、背景信号增高,从而影响结果的判断。常用的封闭剂有0.05%-0.5%的BSA、10%小牛血清、1%明胶、5%脱脂奶粉等。建议进行预实验,比较不同封闭液的封闭效果,以选择最佳的封闭液。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提供高质量的试剂和解决方案,助力科研人员的创新与发现。通过选择优质的试剂以及合理的实验条件,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